股票配资案例 出海观察|高通胀下美国的“平替”消费潮 为何离不开“中国制造”?
54%,125%,145%,245%!
美国政府对华持续加征关税,却让美国的消费者陷入了情绪焦虑中。
4月16日,新华社报道,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中方注意到,中国出口美国的个别商品累计各种名目的关税已达到245%。这充分暴露了美方将关税工具化、武器化已经到了毫无理性的地步。
当下,一边是美国政府持续挥舞关税大棒,搅乱全球贸易;而另一边,美国普通消费者饱受高通胀高物价之苦。
4月17日,央视新闻报道,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就美国总统特朗普贸易政策的通胀效应发出了强烈警告。鲍威尔表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极有可能”刺激通胀暂时上升,并警告称这些影响可能会持续很长时间。
美国的消费通胀水平达到了怎样的程度?
用最常见的鸡蛋来量化,美国政府数据显示,截至4月6日当周,一打(也就是12个)A级大鸡蛋的平均价格上涨5.6%,达到创纪录的6.23美元(折合人民币约45元),较2024年同期已上涨了约60%。
鸡蛋变“金蛋”,民众直呼买不起。特朗普关税的回旋镖,率先扎在了美国人自己身上。
连美国前财政部长劳伦斯·萨默斯都表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是有史以来,给美国经济造成的最大自残伤口。
为了应对高物价,大量美国消费者开始寻找低价商品的购买渠道。这两天,来自中国的跨境B2B电商DHgate(敦煌网)在美国突然蹿红。
公开数据显示,4月12日,敦煌网在App Store和Google Play的下载量达到了3.54万次,比30天平均下载量增加了56%。其中,美国市场贡献了1.73万次下载,较30天平均值增长了98%。4月13日(上周日),敦煌网的iOS下载量增加至11.75万次,比其30天平均值增长了732%。其中,美国市场贡献了6.51万次下载,增长幅度达到940%。
在短短数天内,敦煌网在iPhone免费应用排行迅速跃升至美国区下载量第二,购物类软件下载量第一。
有媒体也调侃美国把关税加到245%,中国电商App却成功在美国“偷家”。
敦煌网为什么突然在美国爆火呢?
溯源来看,其爆火或许主要得益于TikTok博主们的推荐。譬如,就有TikTok博主发布开箱视频,展示一些奢侈品包袋与鞋,但他表示在敦煌网这样的平台,能用更低的价格购买平替商品。
TikTok上刮起“中国工厂旋风”,大量中国供应商和制造商开始制作TikTok视频,介绍代工模式。视频内容显示,不少欧洲的名牌服装、配饰的生产地源自中国,且可以通过中国的跨境电商网站直接购买到“源头好货”,并引导观众直接向这些供应商下单。
砍掉中间商赚差价,直接去跨境B2B平台下单,这操作和国内这两年兴起的平替经济、源头直采是不是很像?美国消费者登录敦煌网等跨境B2B网站,看到中国制造产品的批发价,他们的消费观或许是崩塌的。
这种感觉,就像国内的你,进入义乌小商品市场,发现各种小商品按斤称着卖,9元一个的箱包,外面卖几百元,批发价低得让人惊掉下巴。
中国制造的魅力也正在于此,此前中国制造产品往往服务海外B端客户,并不被多少海外消费者直接感知。但当美国消费者直接接触到中国制造的源头工厂,对产品和价格的认知或许都会经历一次重构。即便这些产品被加征关税,跨境源头直采的价格对比零售端价格,仍极具优势。
而敦煌网的爆火,也直接带动了国内跨境电商概念股的上涨,从商品交易直接轮动到资本市场。
当然,主打跨境B2B的敦煌网,能不能接住这波泼天的流量,还有待继续观察。譬如所谓的“平替”产品,在海外是否涉及知识产权风险等,仍有待甄别。
不过,这一轮敦煌网的海外爆火反而给了不少跨境电商平台新的发展路径:尽管关税汹汹,但这种跨境“源头直采”的模式,会不会是国内外贸工厂拓展出的一条新路子?
除了在海外市场另辟蹊径,在推动外贸企业产能消化上,国内的零售渠道在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上也加大了渠道支持的力度。
像阿里、京东、百联股份这些线上线下平台,现在都开了相关通道,专门帮出口受阻的企业转战国内市场卖货,让原本要出口的优质商品,在家门口就能找到新买家。
出口企业长期依赖订单来进行大批量生产,缺乏国内分销网络和品牌优势,因而国内的电商平台和零售企业可以很好地弥补外贸企业的渠道短板,缓解外贸企业库存积压、现金流紧张等问题。
其实,外贸企业通常具备规模化生产能力,渠道企业与其合作有利于稳定货源,且有利于丰富供应链,降低对单一品类或者单一供应商的依赖。双方合作,不失为一个很好的互补。
当时代的潮水漫过记忆堤岸股票配资案例,当这场世纪风暴成为历史代码,供应全球的中国制造,正在以信心、定力和韧性,穿越这一场风暴。